5月27日—28日,福建省社科界2023年学术年会主题论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在将乐县常口村"两山学堂"举行。
参会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结合乡村振兴之路,开展理论研讨和实践交流。
研讨会现场,代表们紧扣主题,谈学习、说思考、讲实践,氛围浓厚而热烈。
近年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市结出累累硕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三明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不断深化和拓展"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在三明的实践创新,全方位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加快三明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建设,发行全国首单林业"碳票",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相促进的新路子,让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享有青山绿水的生态红利。
"常口村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小乡村的代表,这里的环境好,生态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黄承梁告诉记者,"我始终在思考如何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让老百姓真正享有美好生态环境,同时拥有一个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常口村调研时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26年来,常口村把重要嘱托刻在村规碑上,融入行动中,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多年来,将乐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科学处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出了生态经济的累累硕果,为丰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鲜活素材和实践案例。
在花园般的村落中,探讨常口村的发展变化,专家学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在将乐如何落地生根。福州大学福建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高明深有感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指导过的地方,将乐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未来将大有作为。
如今常口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去年,村集体收入1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万元。随着2023年"两山学堂"建成投入使用,打造了"三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主题展馆",系统梳理、全面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髓和三明市绿色发展实践成果,让来到这里学习交流的广大学员从理论源头和实践起点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
"常口村,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践行地。如果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宽阔,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两山’论坚决贯彻到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中。"永安市委党校副校长林秒作出展望。
近年来,将乐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从山、水、林等资源入手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变现方式,找到了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转换器,探索出"两山"转化的"将乐经验",县域内的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为丰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鲜活素材和实践案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王雨辰对此感受颇深:"生态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核心理论主要是要根据乡村的基本特点找出一个适合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方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我市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引航程,努力在理论研究向广度深度拓展上作出三明贡献。
三明日报:http://smrb.smnet.com.cn/pc/layout/content/202305/31/content_138012.html